超音波的限制
縱使醫學再進步,許多檢查儀器也都有它的極限
超音波有哪些限制?以下為大家分成四點講解
(一)每個人來做超音波都能看得一樣清楚嗎?
在診間,偶爾會聽到媽媽們問說:「為什麼螢幕上看起來這麼暗?」
「為什麼我的寶寶器官好像不太清楚?」
這牽扯的可多了呢~
超音波是一種聲波,他的頻率高於人類耳朵可以聽到的範圍,因此我們是聽不到超音波的聲音~其物理特性是需要有水作介質來傳導, 因此會受到胎兒姿勢、羊水量、骨頭鈣化程度、受檢者皮下脂肪厚度、子宮肌瘤或肌腺症等影響干擾解析度。
*產科醫師OS之一:
BMI過高不只對自己健康有害,檢查時也會嚴重影響到對胎兒的判斷,呼籲大家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體重唷!!
*產科醫師OS之二:
為什麼要在懷孕20-24週做胎兒異常篩檢也是因為此時骨頭鈣化程度還沒那麼完全,才得以一窺寶寶的腦袋瓜兒
*產科醫師OS之三:
高層次超音波會照到半天一天甚至要約另外一天回來是有可能的,有的寶寶很固執就是不翻身讓我們看不到眼睛腳丫之類的也沒轍阿...
---
(二) 超音波可以看聽力視力有沒有問題嗎?
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時,會看寶寶的眼睛水晶體是否清澈,耳朵的外耳大小輪廓是否正常,通常講到這,爸媽們就會好奇的問:「醫師,那他/她的視力/聽力正常嗎?」
我們平常看胎兒的黑白超音波是用二維(2D)切面來判斷寶寶的硬體部分,即身體器官構造是否正常。2D也就是平面的意思,一般來說會有橫切面(水平切面,axial view)、冠狀切面(coronal view)以及縱切面(矢狀切面,sagittal view)這三種方向。
對於軟體部分像是胎兒的智商、視力、聽力,以及小孩白不白皮膚表面有無胎記、染色體異常或是否有生化代謝異常等功能異常狀況,是沒辦法檢查出來的喔~
補充:
1. 平面血管瘤在產前超音波也看不出來喔!跟胎記一樣的道理~
2. 有耳朵不代表一定聽得到
3. 腦部構造可以檢查,但是否豆腐腦我無法判斷
4. 水晶體清澈透明也不能保證之後視力一定好棒棒,少看3C產品比較實在
5. 染色體異常個案,有的會有一些異常超音波發現,但是反之不亦然
6. 超音波無異常的寶寶,還是有少數會有染色體異常
---
(三)手指腳趾呢?
手指腳趾不屬於會影響胎兒生命的器官異常,因此它其實不在超音波篩檢規定範圍內,不過在外觀還有功能上算是很明顯且重要的。
究竟,能不能在產前超音波看清楚寶寶的手腳有沒有長好呢?
只能說,我們盡力了! !
就儀器上來說,要看手指到底有沒有缺失是做得到的;有些比較特別的症候群也會合併一些特殊的肢端異常,因此這時候在檢查手腳部分,就可以給臨床醫師一些提示。
不過,牽扯到了道德倫理層面,又可以是一大篇了……。提醒大家,大部分高層次超音波還是會看手指腳趾部分,但有時候也受限於握拳的姿勢, 因此指節異常、關節異常、併指和內無骨頭的小肉芽較相對難在產前做診斷。
補充:
1. 保險起見我們都還是會看到寶寶手有張開和握拳的活動才會放行
2. 腳的併趾就饒了我們吧
3. 肢端異常以不影響生活功能為大前提
---
(四)現在沒問題就真的沒問題了嗎?
前陣子來了一對年輕夫妻,寶寶已經三十多週,產檢時超音波發現沒有羊水且嚴重胎兒水腫,因此轉診過來。先前的唐氏症篩檢、高層次超音波都沒問題,只是常規的產檢卻發現如此嚴重的意外…
經過多項檢查,父母都有貧血的狀況,抽了臍帶血後確診寶寶是甲型地中海型貧血重症…
不過要說的是,胎兒生長發育是一直持續進行的,早期中期沒有發現異常,並不保證懷孕後期或出生後一定正常。很多疾病都是後期或是出生後才發展形成的,像是侏儒症、腸道阻塞、乳糜胸等。因此確實有些疾病是沒有辦法在產前做良好的診斷。
另外,儀器檢查的敏感度有其限制,並非百分之百,過度微小的缺陷無法由超音波辨識。雖然現在超音波儀器越來越進步,解析度大躍進,但是還是有可能因為姿勢或其他因素產生假影,因此有些小型心室中隔缺損、主動脈弓輕度狹窄或微小的神經管缺損 並不一定能在產前檢查出來。
懷孕週數比較大時,胎兒在子宮無法完全伸展,骨骼已經鈣化再加上肢體重疊,因此手腳並不是週數越大看越清楚 !同時也會影響到腦部和心臟結構的判斷。
換成簡單白話文,就是說高層次超音波無異常不代表後期一定正常。
超音波不是萬能,沒有超音波萬萬不能阿...(by 沒有超音波不會看診的產科醫師哈哈哈)

 
留言
張貼留言